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近日在出席机械行业的会议上透露,今年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一年,要把装备制造业作为今年制造强国建设任务的主战场。
《中国制造2025》为装备制造业的长期发展指明方向,进一步带动各省制造业水平的全面提升,目前全国很多省市都在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
山东:装备制造业强劲增长
2016年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行动纲要》提出的把握世界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按照高端、高质、高效发展要求,山东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扶持力度,对重点装备骨干行业实施贷款贴息政策,在装备制造业领域深入开展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保险补偿等,推动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
2016年,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6%,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0.8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显示了强劲增长势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9.4%,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从分行业看,汽车、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7%、8.2%、6.6%,依次比上年提高5.0、4.4、0.6个百分点。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制造、电子及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均实现9%以上的增长速度。
2016年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9.4%。装备制造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技改投资的三成以上,达到33.8%,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28.5%、24.9%、10.9%。
安徽:机械工业首次突破万亿元
记者日前从安徽省机械工业协会、安徽省机械行业联合会获悉,过去一年,安徽省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299亿元,比上年增长5.6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964亿元,增长8.5%;实现利润455.8亿元,增长7.54%;完成出口交货值468.9亿元,增长3.79%。
重点产品大部分增长。汽车完成145.3万辆,增长17.84%;改装车35354辆,增长8.18%;柴油机31.9万台,增长7.1%;叉车96190台,增长16.61%;液压挖掘机10991台,增长1.84%;变压器2163万千伏安,增长12.19%;垃圾处理设备2109吨,增长69.26%;交电电机1758.58万千瓦,增长5.42%;工矿配件30568吨,增长24.95%。
技术创新加快,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奇瑞、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获安徽省质量奖(全省共5家);江汽纯电动车(IEV)、埃夫特机器人等一大批机械产品被评为2016安徽省名牌产品。
重点骨干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江汽、奇瑞完成工业总产值达601.5亿元、431.85亿元,分别增长22.5%和17.95%;民营企业的中鼎集团、应流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133.08亿元、91.3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38%和9.93%,均创历史新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优势更加凸显。
产品出口发展很快,安徽汽车出口已名列前茅,奇瑞轿车、江汽轻卡出口位居全国第一;叉车出口实现新的增长,出口市场进一步扩大。
河北:装备制造业坐上“头把交椅”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河北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达3029.3亿元,增速达10.2%,全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利润792.5亿元,比钢铁业多出285.7亿元。
2016年以来,河北省共压减炼铁产能1761万吨、炼钢产能1624万吨,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目标的169.5%、198.0%;另一方面,培育新动能,把装备制造业这个耗钢最大的产业作为未来战略支撑产业进行精心打造,提出以创新与智能、整机与配套、制造与服务协同发展为方向,推进形成以高端成套装备为主体、关键核心零部件为基础、装备为引领的高端装备产业体系。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河北全省装备制造业共完成投资1.86万亿元,每年占工业投资比重均在30%以上。
河北装备制造业正在高速发展,出现了总量大、增速快、占比高、贡献多的良好前景。预计到2020年,河北省将基本建成全国新型工业化重要基地和华北现代制造业基地,基本形成以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为主要特征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实现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
湖北:培育百家“小巨人”
湖北省近日集中发布了《湖北省试点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等8个计划和方案,此前湖北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省经信委先后出台7个意见或规划,涵盖促进工业转型升级、航空产业、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智能装备产业、新能源汽车及专用车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今年上半年将发布《湖北省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湖北省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方案(2016~2020)》围绕工业“四基”即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发力。
到2020年初步建立与工业发展相协调、技术起点高的工业基础体系。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先进基础工艺推广应用率达到50%,产业技术基础体系初步建立,基本满足高端装备制造和国家重大工程的需要。
具体目标有推动约80种标志性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约70种标志性关键基础材料、20项左右标志性先进基础工艺实现工程化、产业化突破。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信息通信设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电力装备领域的“四基”问题率先解决。培育100家左右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小巨人”企业;形成10个左右具有国际竞争力、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的基础产业集聚区。
辽宁:今年预期好于去年
日前,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高巍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向好,今年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预期会好于去年。
据中国工业报记者了解,扎实推进辽宁全省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辽宁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其中装备制造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从产业规模看,2016年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企业的34.1%,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占比47.6%,接近半壁江山,装备制造业作为辽宁省工业的第一支柱产业地位更加牢固,已成为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
从产业特征看,辽宁省装备制造业门类众多、工艺技术复杂,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点。同时装备制造业还为其他产业提供装备、影响其他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此,装备制造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
从产业地位看,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省的立省之本、强省之基,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动力。因此,装备制造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所在。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特点和优势为辽宁省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重要支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产业基础优势明显。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在众多领域都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及装备等高端装备领域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冶金石化成套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成套装备领域在全国有较强的影响力。特别是军工装备在全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同时,辽宁省在很多重点领域,都拥有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排头兵企业。
二是创新体系比较完善。辽宁装备制造业科技人才多、研发力量强,已经形成了从教育、科研到工程设计完整的支撑体系,拥有大连理工大学等众多知名高等院校,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等十多个国内著名的国家级科研院所,沈阳变压器研究所等近十个研究设计单位。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94户(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2户)和14户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这些研发机构和科技人才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中国工业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80424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622号技术支持:北京信诺诚